房貸戶提前還款比例下降 銀行收回資金變慢 影響承作不動產貸款量能

公股銀主管表示,即便房貸年期動輒20年以上,但以往的房貸戶因減輕利息負擔等因素,有餘裕時願意提前還本金,因此整體下來平均七年半還完房貸。

不過,近期觀察到房貸戶提前償還本金有降低現象,表現在銀行每月收回既有房貸的攤還金額降低,按理而言,近一、二年房貸餘額暴增,行內每月攤還金額竟降低,代表民眾寬限期用好用滿,且不願提前償還本金。分析可能原因有二,除近年房價上漲導致貸款負擔變重以外,高股息ETF風潮興起,年輕人寧願把手頭多餘資金用於投資,畢竟高股息ETF殖利率達5%比比皆是,但房貸利率不到3%,相對仍划算。
另有公股銀高層指出,確實現在願意提前還本的比例極低,主因應與利率環境有關,即使因政策及銀行加強風險控管,市場房貸利率持續上升,但一般首購利率多數仍開價2.5%起,基本都在3%以內,放諸世界仍是低利率;甚至有許多房貸戶在二、三年寬限期屆滿以後還申請延長寬限期。
當銀行收回本金減少,自然影響房貸承做量能,加上目前有央行不動產集中度管控的「緊箍咒」。例如華南銀行日前於法說會就表示,為力求將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比率從42%以上降至今年底39.4%目標以內,新作房貸不會超過既有貸款的攤還金額。
至於新青安有最長五年寬限期,由於是政策性貸款,倘民眾有寬限期需求,銀行多不會拒絕,公股銀高層強調有使用寬限期比例約五成,惟仍影響深遠,畢竟不還本金就會占用額度。另重要觀察點為三至四年後寬限期滿時貸款戶能否還本,逾放增加將會發酵。
此外,聯徵中心統計顯示,2023年第4季房貸族平均貸款期數再度突破300個月,達304期,從新青安上路以來平均房貸期數首度連續兩季突破300期,即超過25年,顯示使用30年期房貸已超過傳統20年期。
點閱: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