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市「人屋雙老」逾四成屋主為銀髮族 專家喊一事不妙

住商機構指出,根據財政部數據,2024年房屋稅65歲以上高齡納稅人達413萬戶,占全體納稅人比率35.5%創新高;其中,觀察六都數據,台北市2024年所有屋主中,有44.6%年齡超過65歲,占比冠居全台。
另據地價稅統計,2024年地價稅高齡納稅人也達354萬戶,占全體納稅人比率達33.2%;其中,台北市2024年所有繳納地價稅者,也有41%的地主為高齡者,同樣占比是全台最高。
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,醫療進步,加上國人注重健康,65歲以上人口持續增長。這群戰後嬰兒潮世代,由於二、三十年前,北市房價負擔相對較輕,尤其是外圍蛋白區,很多人在台北買屋。
而即便早期沒買者,由於已邁入退休年齡,累積一輩子積蓄,手頭資金充足,也可負擔北市高房價。
另外,基於房地合一稅、遺產稅等考量,不少北市家庭延後資產傳承時機,加上近年北市房價居高不下,年輕首購族「脫北」外移至其他縣市購屋,種種因素,讓北市屋主、地主呈現高度老年化。
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總監徐佳馨分析,根據內政部統計,截至今年第1季為止,台北市平均房屋稅籍住宅類平均屋齡已達38年,加上高齡者擁屋、擁地比例又是全台最高,人屋皆老下,將面臨三項難題:
第一,由於高齡者對於繁瑣重建程序卻步,或是考慮到搬遷等問題,種種因素都讓都更整合難度上升。
第二,北市有逾四成的不動產握在高齡者手中,若是未及早安排資產規劃,未來將有大量房產或土地出現繼承爭議。
第三,北市大量不動產未能有效活化,但同時房價亦處於高檔,更讓年輕族群卻步,進而讓人口持續往老齡化失衡。
徐佳馨表示,未來「屋老、人更老」的情況加劇,恐影響市容與人口結構,建議政府應多簡化重建程序,並設計適宜高齡者的換屋機制,讓北市資產得以新生。

點閱: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