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市冷!不動產業「薪」情差 今年前七月平均總薪資41.4萬元

主計總處日前公布最新薪資統計,今年前七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7,651元,年增2.98%,創近三年同期最大增幅;惟以產業觀察,不動產業表現明顯落後,平均月薪僅44,367元,不僅低於整體平均,更是少數出現年減的產業之一,較去年同期縮減0.91%。

依行業別觀察,前七月經常性薪資水準最低者為教育業31,357元、住宿及餐飲業34,977元、其他服務業36,598元,雖敬陪末座,但與去年相比仍維持成長。反觀電力及燃氣供應業與不動產業則呈現下滑,年減幅分別為0.92%與0.91%。
不動產業前七月月薪中位數為36,500元,年減2.56%;前七月累計總薪資(指納入獎金、加班費等)平均每人414,568元,年減3.58%,是各行業中最慘。三項薪資指標皆衰退,反映房市不景氣不僅壓低成交量與成交總價,也拖累從業人員收入。
高雄市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表示,目前房市交易量,僅剩往年兩成左右,整體營收下滑,業者無力推動加薪;再加上部分從業人員退出,新進人員起薪偏低,導致整體薪資統計數字進一步下探,顯示人員結構轉換效應,放大了薪資縮水現象。
上揚建設執行長蔡紹豪指出,過去房市熱絡時,業者為搶才頻繁加薪,使從業人員薪資水準被推高;但如今市場急凍,不僅「遇缺不補」,產業更出現縮編、資遣或優離情況,第一線銷售人員因案量銳減,收入下滑已成常態。
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分析,房市自去年急遽反轉後,市場成交以低單價、低總價產品為主,量能有限,仲介佣金顯著縮水;同時房仲家數下滑,部分從業人員甚至開始安排無薪假,薪資水準自然受衝擊。
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,房仲薪資高度依賴佣金,與房市景氣緊密連動,成交暢旺時收入自然增加,但若市場反轉、交易量縮減,薪資也隨之受壓抑。
點閱: 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