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30年以上老屋高達500萬戶 內政部三箭齊發促住宅改革
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/高雄即時報導
內政部「當前住宅政策座談會」南部場今在高雄市政府登場,董建宏表示,隨著氣候劇變,颱風與地震已嚴重影響都市生活環境。我們的住宅結構能否耐震、足以抵達擋氣候變遷都需檢討,此外降低建築碳排,讓建築結構更安全、美觀與先進,亦是當前住宅改革重點。
他說,賴清德總統日前在都更危老博覽會上曾強調,台灣經濟將超越韓國,但我們卻有超過550萬棟、30年以上的老舊建築,其中330萬戶是「人屋雙老」狀態,對生活造成重大影響。因此內政部積極推動老宅延壽,讓不易都更、又不到危老標準的建築,仍能獲得改善。
補助內容包括屋頂、外牆修繕,公共空間與室內環境的改善,並與衛福部、經濟部合作推動無障礙設施、老舊電線修繕、甚至導入立面太陽能光板,讓建築翻新為城市新風貌,他曾在高市府服務過,尤希望高雄能成為南部老宅延壽的典範,透過「老宅延壽」與「自主更新」,讓都市環境能與國人經濟所得相匹配。
董建宏並表示,老宅延壽計畫也將配合衛福部「在地安養計畫」,讓長輩能留在熟悉的生活圈,而老宅延壽也有助於舊市區再生,同時減少政府財政負擔。其中央行已明確表示,自主都更貸款不受「72-2」限制,內政部國土署也會設立都更基金協助。
「虛坪改革」部分,未來電梯將免計入容積,讓買賣更合理。亦會力推「淨零建築」,透過創新技術降低碳排,甚至轉化為碳權,成為大樓公共基金補助來源。


Facebook Comments
點閱: 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