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市管制未鬆綁!建商公會:民眾貸款仍極度困難 首購族也會受傷

經濟日報 記者朱曼寧/台北即時報導
自去年9月19日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後,全台中古屋、預售屋市場交易量驟減,中華民國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表示,許多民眾過去幾年購買預售屋時,並無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存在,但如今房屋興建完成、交屋時,竟須適用非簽約當時所得預料的重大貸款條件改變,容易產生很大交易糾紛與民怨。
楊玉全表示,民眾難以理解一刀切式的政策,造成資金突然出現嚴重缺口,讓經濟活動、人民資金規劃,具有預見性,應該是政府施政最起碼的原則。另一方面,預計今年取得使用執照之戶數約15萬戶,是歷年來最大的交屋量,且主要都是配合政府都更危老政策而來,但是現階段民眾貸款極度困難,甚至走入地下錢莊,希望央行還是要能體諒民眾疾苦。
針對近期換屋族出售舊屋的期限,從一年延長到18個月,楊玉全認為,對換屋族群來說,因為對於借款人違反切結事項將產生諸多不利違約效果,銀行勢將耗費稽查成本,以及處理隨之產生之訟爭,故雖有用切結方式之過渡作法,銀行仍不願貸款予該類換屋民眾,造成自住民眾換屋貸款仍受2戶以上之管制內容,而且原舊屋可能根本沒有市場性,18個月也賣不掉。
楊玉全強調,去年調升2次存款準備率,市場抽走3,000億元資金,此次沒有降低存款存備率,水龍頭的水源一樣不夠、高價住宅一樣用10幾年前的標準,即使是首購也造成傷害,問題一樣存在。

Facebook Comments
點閱: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