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/台北報導
桃園青埔近年來快速竄升,憑藉高鐵與機場捷運雙軌並行,逐漸成為北台灣最具發展性的重劃區。許多年輕家庭與首購族選擇落腳於此,主要來自新竹與雙北,透過便捷的交通往返竹科與大台北工作,造就青埔人口快速聚集與住宅需求持續增加。

 

青埔總面積約490公頃,人口已逼近5萬人,2024年人口成長率高達11.77%,在全台都屬於相當少見的高成長區域。

 

 

周邊歷年行情、區域成交概況。
周邊歷年行情、區域成交概況。

 

 

青埔的地理位置兼具發展優勢,區域內涵蓋A17領航捷運站、A18桃園高鐵捷運站與A19體育園區捷運站,三大商圈逐步成形。高鐵串聯台北、新竹,機捷直達桃園國際機場,交通優勢奠定了青埔作為北台灣交通門戶的重要角色。交通條件帶動人口遷入,也使青埔的住宅需求與商業發展同步成長,形成強大的磁吸效應。

 

隨著建設逐步到位,青埔的城市機能快速提升。大型商場與娛樂設施紛紛落腳,華泰名品城成為全台指標性購物中心,IKEA帶來國際家居品牌的進駐,Xpark水族館更是吸引全台遊客前來朝聖。

 

桃園國際棒球場的啟用,為當地注入休閒與運動能量,而最受矚目的國泰站前廣場也正準備動工,被視為推動青埔再進化的關鍵建設。隨著一系列大型計畫逐步實現,青埔逐漸被外界譽為「小信義區」,其生活機能與發展規模已不再只是桃園的一個重劃區,而是正在形成的國際級新市鎮。

 

除了交通與建設優勢外,青埔的人口結構也展現高度潛力。近年來許多新婚夫妻與青年首購族選擇在此置產,自住需求強勁,推升社區逐步成形。區域內的學區規劃完整,青埔國小、青園國小與青埔國中皆為雙語體系明星學校,教育資源充足,也吸引不少家庭客選擇長期定居。加上青埔在都市規劃中導入智慧城市理念,重視綠地設計與生活品質,使得這裡不僅適合投資,更是宜居的選擇。

 

房價表現方面,青埔在前兩年的房市高漲期,成交價格一路上揚,許多社區甚至出現「一戶比一戶更高價」的現象。然而,受到央行資金管控與房市氛圍影響,今年行情趨於持平,甚至略有修正。預售屋價格目前維持在每坪65至75萬元之間,新成屋大約落在55至65萬元,五至十年的社區大樓則多在50萬元上下。相較去年創下新高的情況,今年屋主多採取平均價格出售,成交價回歸理性。例如,去年部分社區最高成交可達55萬元,今年則普遍落在52至53萬元,買方市場轉向觀望,成交量明顯縮減。

 

雖然價格短期修正,但整體支撐力仍在。二房總價多落在1,500萬元上下,三房約2,500萬元,對於雙北與新竹的買方而言,依舊具有價格優勢。由於自住需求穩健,即便投資客退場,市場買氣仍由通勤族與剛性需求支撐。隨著入住率提升,社區夜晚點燈率大幅提高,已和早期空城的景象完全不同,生活氛圍愈加濃厚,展現出區域成長的實質力道。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部分建商仍持有土地,但青埔大部分可開發地已經陸續啟動計畫,即便仍有空地,也多數已有買主與開發規劃。隨著人口基數擴大、生活機能完善,青埔不僅成為桃園的房市亮點,也逐漸被外地人視為自住與投資並行的首選。未來在交通建設持續延伸、商業聚落成熟之下,青埔的城市價值將持續升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