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行:房價尚未明顯鬆動 房貸利率2.303%攀16年新高

央行昨(21)日公布7月五大銀行(臺灣銀行、合作金庫、土地銀行、華南銀行與第一銀行)新承作購屋貸款利率為2.303%,創下自2009年1月以來16年半新高。利率走高,主因為央行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,同時銀行針對個案風險進行調整,導致貸款利率攀升。

從交易數據來看,7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年減29%,顯示整體房市動能疲弱。其中,以台中市年減幅度最大,達38.7%;台北市也年減29.8%。不過,若從月增角度觀察,7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月增4.2%,其中台中市月增17.2%表現最佳,其次為桃園市月增3.9%。
在房價方面,央行引用信義房屋「大台北房價指數」指出,7月大台北地區房價年減0.79%,其中台北市年減1.04%,新北市年減0.74%;但若以月增幅計算,7月大台北房價指數仍微幅上漲0.14%,反映房價雖有修正,但整體仍具支撐力。另據國泰建設的「全國房價指數」顯示,第2季房價年增幅達8.93%,但季減0.25%,顯示漲勢已有收斂趨勢。
葉盛指出,整體而言,交易量明顯萎縮,房市買方態度轉趨保守,市場觀望氣氛濃厚。造成此現象的關鍵原因之一,是央行陸續實施的多項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,搭配《銀行法》第72條之2的規定,加強對銀行房貸風險的控管。銀行因此對高風險客戶調升房貸利率,進一步抑制市場熱度。
此外,政府推動的「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」(新青安貸款)在此波房市調整中扮演重要角色。央行數據顯示,7月新青安貸款撥貸金額達286億元,佔五大銀行當月新承作房貸總額709.24億元的40.28%,占比創下2024年7月以來新高。該方案的平均貸款利率為1.775%,遠低於一般房貸利率,具明顯誘因。
葉盛指出,目前大多數申請新青安貸款的民眾傾向選擇固定利率方案,而非分段式利率。此一趨勢反映在利率環境持續升高下,民眾傾向鎖定長期穩定利率以降低貸款壓力。
整體而言,在高利率與政策調控並進下,房市已出現降溫訊號,雖然短期內房價仍具支撐,但在交易量持續萎縮的背景下,未來房價走勢仍須密切觀察。
點閱: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