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/即時報導
政府打炒房奏效,短期投機客收手。根據財政部房地合一稅最新統計資料,隨著打炒房政策加壓,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,2024年Q4總件數僅約2.65萬件,足足比Q3少了1.1萬件。
以全年來看,2024年房地合一稅總件數達13.4萬件,仍較2023年成長近1.7萬件。 

2024年房地合一稅稅率分布,兩年內交易的45%重稅占比,2024年18.2%,比2022年的25.5%減少7.3個百分點,短期交易明顯有下滑趨勢。

 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去年央行接連祭出第六波、第七波信用管制,下半年交易量急速萎縮,短期轉售的交易,因房價增值空間有限,稅務成本高的情況下,讓利幅度和價格競爭力不及早年就購入的長期持有者。

 

此外,現在銀行估價偏向保守,尤其是同一物件一年之內有交易紀錄的物件,多半取其低價作為放貸依據,避免行情被過度哄抬的問題,估價劣勢,也導致待售期拉長,促使短期交易逐漸減少。

 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,稅率20%的案件,也就是持有5~10年轉售的交易,仍為最大宗,且占比逐年走高,2024年達36%。

 

他表示,稅率20%的案件長期為房地合一稅的主流,主要是持有期間與稅率差異最明顯所致。

 

現行房地合一稅持有2~5年轉售,稅率35%,持有5~10年轉售,稅率20%,超過10年轉售則為15%,因此持有期間屆滿5年前後,稅負差距高達15%,但屆滿10年前後,稅負差距僅5%,節稅效益遞減,因此持有者多半選擇在持有5~10年時獲利了結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免稅案件的占比也創下歷年新低,僅約兩成的案件免稅。

 

陳定中指出,房地合一稅有三種情況可望免稅,首先是沒有獲利,甚至賠售,因此不需課徵房地合一所得稅;再者是連續設籍自住滿6年的案件,可享有400萬元免稅額。

 

而近年房價上漲,交易的賠售機率降低,多數長期持有者的轉售獲利,頗有機會超過400萬元免稅額,因此近兩年免稅案件占比減少。

個人房地合一稅 個稅率件數占比統計。 資料來源/台灣房屋
個人房地合一稅 個稅率件數占比統計。 資料來源/台灣房屋